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热点)
-
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神经外科正在为患者开展手术。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蔡樱柳 通讯员 王秀真 王雅雯)在大家印象中,脑出血是老年人才会有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年轻人突发脑出血的案例却不胜枚举,高血压是主 ...[详细]
-
当地时间9月15日晚,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闭幕。凉山会理小伙胡泽宏获得焊接项目银牌。据介绍,胡泽宏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银牌,是凉山选手在该赛事焊接项目中又一次取得好成绩。此前凉山选手 ...[详细]
-
东南网5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端午佳节与“六一”儿童节不期而遇,传统文化与童趣时光奇妙邂逅,为今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场注入别样活力。记者近日走访厦门多家旅游机构发现,亲子家 ...[详细]
-
东南网6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王其超) 6月3日,一批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用钠离子动力电池组,经福州海关所属宁德海关鉴定合格后顺利出口。这是全国首批钠离子汽车动力 ...[详细]
-
玻璃历史悠久,性质稳定,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优良材料,不但能够用于装饰,也可在各种光学仪器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能够用来帮助建筑节能降噪。通过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我们能够让玻璃具有不同的特性。玻璃门 ...[详细]
-
端午佳节,泉州非遗文化绽放异彩,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在国际与国内舞台上双开花,向世界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5月31日,央视《新闻联播》以《龙舟竞渡粽叶飘香 各地共度端 ...[详细]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饮食跟日常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身体素质却下降了很多,很多人的身体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一些问题,生活质量特别差。气血不足是大多数人都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很多女性来讲,这 ...[详细]
-
2024年9月13日通 报河南公布多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典型案例详情:近期,河南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依法依规查处一批造谣传谣人员,深挖严打一批网络水军团伙,全力 ...[详细]
-
老家平房室内设计图及效果图老家平房室内设计图及效果图是指对老家平房进行室内设计,并通过效果图展示出设计效果。老家平房是指传统的农村住宅,通常是一层的砖木结构房屋,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室内设计图和效果图 ...[详细]
-
威高骨科上市 威高骨科今日申购代码是多少?据报道,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于6月21日开启新股申购,股票简称为威高骨科,申购代码为787161,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0.00万元,发行价格为36.2 ...[详细]